电影《八百壮士》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,生动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事迹,让人动容。以下为你带来这部经典影片的详细介绍与观后感。
年份 | 地区 | 类型 | 演员表 |
---|---|---|---|
1976年 | 中国台湾 | 战争、历史 | 柯俊雄(饰谢晋元)、林青霞(饰杨惠敏)等 |
历史背景呈现
1937年8月13日,日寇侵略上海,淞沪会战爆发。当时中国军队战略需要掩护大部队后撤,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。他率领480名青年军官,对外号称八百壮士,坚守四行仓库。这是一座位于苏州河畔的建筑,成为了这场激烈战斗的核心战场。
固守四行仓库
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后,面临着日军的重重包围。他们凭借着简陋的武器和顽强的意志,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。日军多次发起进攻,企图拿下仓库,但都被守军击退。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,渡过苏州河给守军送去旗帜和物资,极大地鼓舞了士气。
战斗残酷激烈
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。日军不断发起冲锋,枪炮声日夜不停。四行仓库内空间狭小,士兵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躲避炮火。但他们毫不退缩,用手中的武器狠狠打击敌人。每次日军进攻,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,而守军也有不少人员伤亡,但依旧坚守阵地。
民众声援支持
苏州河对岸是国统区,那里的民众密切关注着四行仓库的战况。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声援守军,为他们呐喊助威。当看到国军士兵在枪林弹雨中战斗时,民众们的心都揪了起来。这种军民一心的场景,体现了上海人民对爱国军队的支持。
完成任务撤退
三个月的坚守后,牵制任务完成。八百壮士接到命令,越过苏州桥后撤。他们在敌军的炮火下有序行动,虽然面临危险,但依旧保持着军人的纪律。这次撤退也是一次艰难的行动,士兵们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安全撤离。
影片手法亮点
导演丁善玺利用四行仓库特殊的地理位置,营造出戏剧冲突。英法租界与战场形成鲜明对比,一边是和平,一边是战火。同时,运用正反打镜头蒙太奇剪接手法,如国军士兵游过苏州河时,民众担心的表情与士兵奋勇前进的画面交替出现,让剧情扣人心弦。
看完《八百壮士》,我被影片中展现的爱国精神深深打动。这些年轻的军人,为了国家和民族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明白,和平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。我们应该铭记历史,珍惜现在的生活。你看这部电影时,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?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即映特价电影票 » 热门电影《八百壮士》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值得看吗?电影知识